全国人大代表戴雅萍、陈立国、朱立秋建言献策论“创新”打印
发布时间:2017-03-21来源:启迪控股品牌管理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倍受世界瞩目的中国时间,“科技创新”、“创新驱动”、“新经济”、“新动能”……再度成为高频热词。
戴雅萍代表(左)、陈立国代表(中)与朱立秋代表在会场合影
全国人大代表、启迪设计集团董事长戴雅萍,全国人大代表、启迪控股高级副总裁陈立国,全国人大代表、启迪控股高级副总裁、河北启迪董事长朱立秋在2017年两会期间结合自身在启迪平台上的实践和探索,或对启迪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认识和理解,积极履职,以启迪实践为例,建言献策论“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启迪设计集团董事长戴雅萍:用实干推动发展,用创新赢得未来
3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参加了江苏代表团全体会议的审议。戴雅萍代表在发言时表示: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锐意创新,真抓实干的丰硕成果。2017年,启迪设计集团更是要强调干字当头,用实干推动发展,用创新赢得未来。
张德江(左一)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并与戴雅萍代表(右二)亲切握手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戴雅萍代表共带去4项建议。在改善中小学校教室空气质量方面。戴雅萍代表认为:目前安装了新风系统的教室寥寥无几,尤其公立学校更是少之又少。她呼吁中小学校教室统一安装新风系统,保护祖国的未来。戴雅萍代表建议:从国家政府层面规定在中小学校教室内必须安装新风及过滤系统,以保障中小学教室内空气二等安全;各地政府在财政支出中设立专用于中小学校新风系统改造专项资金,由当地人大监督执行;支持研发适合中小学专用空气质量净化系统和监测系统,让校方和家长可以通过电视屏幕或手机随时观察了解孩子所在教室的空气质量状况。
此外戴雅萍代表还带去了: 关于进一步支持苏州人才工作的建议,关于加强管廊建设安全措施的建议,关于大力治理燃煤工业锅炉、有效治理雾霾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启迪控股高级副总裁陈立国:集群式创新是最有效的创新形式
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北京代表团于3月6日上午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同志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上,陈立国代表第二位发言,以启迪控股为例就集群式创新提出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陈立国
陈立国代表指出,政府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今世界经济的格局正在从西方为主向以东方为主转移,中国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而中国的未来在于创新。他建议:
一是政府积极引导,规划建设一些依托大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园区或创新园区,形成相对优质的创新集群区域;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促进集群不断调整和深化,并通过财政拨款、专项基金、风险投资,以及税收优惠等方式,给予支持。
二是建立教育培训体系。推动集群式创新内容进党校、行政学院和高校课堂,邀请领军人物授课讲座,传播集群式创新理念和专业知识,助力各级政府服务创新、引导创新,培养创新人才。他举例提出:建议中央党校等机构邀请启迪控股董事长王济武就集群式创新理念、模式、应用等为各级领导干部授课,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启迪控股作为国家集群式创新的领军企业,亦是国内首家千亿级的科技服务企业,对集群式创新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深度的实践经验,对政府深化改革能提出建设性的具体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启迪控股高级副总裁、河北启迪董事长朱立秋:产学研深度合作是推进双创的重要手段
朱立秋代表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提案之一,就是建议政府应着力加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朱立秋
朱立秋认为,应该做好双创示范基地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落地工作。在此基础上,朱立秋建议逐步扩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范围,以重大改革举措突破阻碍双创发展的政策障碍。包括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建立健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与更深程度的服务体系。比如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法无授权不可为”;明确“负面清单”,“法无禁止皆可为”;出台“责任清单”,“法定职责必须为”等等。
此外,朱立秋认为,产学研深度合作是推进双创的重要手段。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整合资源、集成高效”的思路,各地应积极引进并支持以启迪控股为代表的具有全面业务能力的龙头企业发展。她举例说到,启迪控股作为清华大学服务社会的主要平台,是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启迪以三螺旋理论形成集群式创新发展模式,可全面提升企业、产业、城市、区域创新能力,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国家发挥强大的引擎作用。
三位全国人大代表的提案和会议发言引发热烈关注和积极响应,陈立国代表的《关于国家支持集群式创新的建议》由全国人大议案工作组编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参阅件,呈报国家相关领导和机构。这无不反应出启迪控股作为国内起步最早、模式领先、规模最大、成效显著的“科技服务潜行者”,不仅为区域、国家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作出了贡献,还将产生积极带动和示范作用,助推国家科技创新事业更快更好发展。